2011年银河集团 198net十佳师德标兵-银河集团 198net工会

银河集团 198net

2011年银河集团 198net十佳师德标兵

发布时间:2011-11-23   作者:   来源:    阅读:

杨强

校十佳师德标兵---杨强

杨强,男,1962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教龄25年。现为银河集团 198net理学院力学系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山西省力学学会秘书长。

杨强同志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承担着繁重的基础力学教学任务,年教学工作量均在600学时以上。他热爱教学,在教学上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心教学,在教学上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以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精益求精地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创新教学,始终不满足于讲解明白易懂,学生欢迎,而是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去探索教学、去改革教学,与时俱进地去研究和解决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困难问题。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在教务处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一直名列前茅,(其中两次全校排名第一)。在银河集团 198net现代科技学院评选“优秀教师”以来,两次承担教学任务,两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连续承担了第五、六、七、八共四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力学辅导任务,在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曾被中国力学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力学教师”;2005年,荣获银河集团 198net“富士康奖教金”;2006年,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一等功”;2006年,在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工科)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06年,在银河集团 198net中青年教师(工科)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08年,荣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银河集团 198net唯一一名副教授教学名师)。2010年,荣获首届 “杜庆华力学与工程教育奖”。

教书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长期以来,他在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更以诚相待。同时特别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经常能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和鞭策他们奋发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遇到学生家里发生变故时,一定会为他们补习误下的功课,在精神上给予莫大的安慰,使他们在失去亲人的悲哀中感受到师长对他的哪一份关怀。在每年的考研备战期间,经常有学生问问题,不管是自己代过课的学生,还是慕名而来的学生,都会热情地为他们答疑解惑,甚至帮他们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其中有部分学生考上了全国一流大学,目前已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特别关心个别有不良习惯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拒绝网游,多次到网吧找学生,苦口婆心地做说服工作。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都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和指导。

在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先后参与编著“理论力学”教材四部,其中2010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规划教材任副主编。本世纪初独立研制和开发了“理论力学多媒体授课系统”并在教学中应用,相继又完成了“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和建筑力学的多媒体授课系统”,通过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发了“动点选取分析演示软件”、“机构运动演示软件”和“平面静定桁架内力计算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软件”等,这些软件在教学中的相继应用,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2003年,“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 荣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名;2005年,创建“理论力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新系统” 荣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名;2005年,“理论力学精品课程建设” 荣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名;2008年,“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力学专业创新人才” 荣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名。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自主学习平台和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正在研制开发“基础力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省教改重点项目)。

同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成果交流,200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首届力学课程报告论坛上作了“基础力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的分会场报告(该论坛每届参会代表近400人,分会场报告由组委会聘请专家遴选),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2007年在暨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力学课程报告论坛上提交的论文进行了书面交流;201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力学课程报告论坛上作了“基础力学教学漫谈”的分会场报告,代表们予以高度评价。2010年在银河集团 198net举办的全国基础力学课程教学负责人联席会议上作了“全面落实教学基本要求,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会报告。

长期以来,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指导过多位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教学名师,特别重视名师的示范作用,2010学年第二期在理学院组织的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了题为“教学漫谈”的交流发言,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介绍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做法,受到大家的好评;本学期又为力学系全体教师进行了示范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完成省基金项目两项,目前承担省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

同时积极承担其他社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所担任支部书记的党支部,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本人也多次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和谐创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受到学校的表彰。同时担任山西省力学学会秘书长,为学会工作的开展作了大量工作。2010年,成功承办了全国基础力学课程教学负责人联席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广东、山西力学学会联合学术会议;持续组织举办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系列学术会议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山西赛区的组织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作的工作受到大家的肯定。

强彦

2E0F


强彦,男,汉族,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古交市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银河集团 198net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

从1992年参加工作算起,强彦同志业已在高教战线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个春秋。二十年来,他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的古训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强彦同志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认真尝试新的教学手段,结合所讲授的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积累了适合相关课程体系的一系列教学经验,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他教授的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深受广大同学好评,在2010年银河集团 198net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工科一等奖;同年9月参加省教委组织的全省高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从66所高校的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以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山西省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并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强彦同志发挥自己是党员,并且是团干出身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灌输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规划具体步骤,坚持日常动作”的成功三部曲,引导学生认识“德者事业之基也”的重要性,并教导学生“反对浮躁,反对拜金,遵守规范”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带的课程,学生出勤率高,学风正,成绩提升显著。

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强彦同志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将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先后出版了国家级实践教材三部,被科学出版社列为“高等教育计算机类核心教改系列教材”;2010和2011两年就主编、参编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三部,发表教改论文多篇。同时在科研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持参与国家基金、省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地方横向科技服务项目6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

他把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转化成培养学生的源泉,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发“智能家居物联网防灾装置”、“智能避障小车”等,带领他们参加“兴晋杯”、“挑战杯”、“物联网大赛”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锻炼他们的科研开发能力。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强彦同志还担任计科系的副主任,承担计算机科学系“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工作。“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的重点工作,银河集团 198net作为一个地方211院校,能在全国首批获得“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难能可贵、屈指可数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充满创新和挑战,它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强彦同志坚持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的质量为衡量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了用真情感动人、用行为影响人、用知识武装人、用品德塑造人。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认真履行了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杨新生

该同志自2000年12月担任银河集团 198net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职务以来,协助书记、院长同时分管学院党政办、学工办、网管中心、审计、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就业办、学生非课堂体育活动和院团委、保卫部、纪检、宣传、思政教育等工作,联系商务系。面对学校“211”大学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面对学院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该同志分管的部门广,头绪多,工作的即时性强,同时还担任着本科教学任务,但他毫无怨言,且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进。工作中该同志自加压力,主动学习,勤于协作,团结同志,并能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增强组织领导能力,严格遵守各项纪律,积极养成求真务实、服务教科、服务学生的工作作风,尽心竭力推动了学院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在他所涉管的多项工作都取得的了优异成绩,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高校工委)”、“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银河集团 198net)”、“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晋中市委、市政府)”、“花园式单位(晋中市政府)”、“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团省委、教育厅)”等,他本人也自2001年以来获得了“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省级及以上荣誉四项。

在管理育人工作中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律和有效形式,管理水平高,原则性强,关心学生,秉公办事,工作效率高,工作成绩显著。不愧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上的一名尖兵。其主要先进事迹是:

一、学思并重,省察克治,善于研究,长与总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近年先后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5门课程;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等论文20余篇;完成《大学生安全教育》等著作5本,完成省级课题2项;……。

二、勤以补拙,从不懈怠,遵循管理育人工作规律,创造性地工展工作。注重制度建设,修订出台了《学院就业工作考评规定》等10余项制度;完善了我院学生的奖、勤、贷、免、助、基“六位一体”的联动助学机制;建立完善了学院多项《应急防灾疏散自救机制》……。

三、寻找载体,创新途径,管理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很强。打造了学生科技竞赛、专业知识竞赛、创意集市、校园科技文化节、辅导员优秀案例年度评选等多个品牌活动;完善了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机制,使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形成了以政策宣讲、科技服务、扶贫助困、智力开发四个系列的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得到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取得长足发展,学院学生社团目前已有30家,社团会员共计3800余人,占到全院学生总数的78%,……。

四、工作中有以抓学风建设见长,学院的学风建设基本形成了在推进中优化,创新中完善。在对学风建设上是大家基本形成了:一是清醒地看到学院政治稳定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身安全是学生工作的基本目标;三是学风建设与优化是学生工作的永恒主题;四是救助贫困、关注特殊群体、关心并解决学生的诉求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学风建设的日常工作中,做到了坚持“三晨”(晨操、晨练、晨读)、“三查”(查课堂出勤、查迟到早退、查夜不归宿)、“三会”(辅导员月例会、学管干部周例会、各班主题班会)和学生宿舍创优达标工作。他积极带头并倡导要求大家共同树立好“一个信念、两个牢记”的学生工作人员职业操守。“一个信念”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快乐,以帮助学生顺利成才为荣耀。“两个牢记”一是要牢记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和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二是要牢记终身学习,牢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总之,他在工作中做到了布局工作能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开展工作能以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先导;推进工作能以工作中的难点为重点进行;检验工作能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基点。

师红军

师红军,男,汉族,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现任银河集团 198net公寓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他在高校后勤战线工作的十几个春秋里,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热爱党、热爱祖国,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在工作中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工作中成绩显著。

一、他牢记肩上责任,以人为本、争创一流管理服务水平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公寓中心管理着全校三万多名学生的住宿任务,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确保安全是公寓工作的命脉和基础、服务好是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做好育人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几年来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先后形成“楼长妈妈”服务品牌、“党员先锋岗”队伍建设品牌,“爱心家园”帮扶品牌,在日常工作中带领中心团队本着“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路开展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师生的好评。

二、拓展服务育人职能,创建爱心家园,做一名后勤战线的“优秀教师”。

师红军于2006年12月创建并指导至今的爱心家园,是服务在校贫困大学生为主的公益性组织,是为社会爱心人士和贫困大学生搭建的一个桥梁和纽带,目前,共有校内志愿者7000余人,至今现金帮扶216855元,衣物帮扶学生及社会6万余件,图书3600册,精神帮扶学生10000多人次,爱心家园已经成为贫困学子精神的家园,爱心人士奉献的平台,受助学生回报社会的阵地,是全校师生高度认可的公益性组织,几年来共获得以下主要荣誉:

1、山西省慈善总会授予山西省高校首家“慈善工作站”;

2、山西省团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青年奖状;

3、山西省团省委授予“工作特色奖”;

4、山西省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5、银河集团 198net改革开放三十年重大事件之一荣誉;

6、中国高教学会授予公寓文化建设全国二等奖。


师红军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在工作中始终用“四个用心”指导工作,即用心去想、用心去干、用心去帮、用心去爱,本着干就干好,争就第一的精神,为学校的和谐、快速、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白晓红

564A5

白晓红同志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今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已26年。现任银河集团 198net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山西省重点学科岩土工程学科的首席学科带头人,山西省委组织部联系专家。

1989年受到山西省留学基金的资助,白晓红同志赴英国Glasgow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学成归国。1994年、2002年分别评为银河集团 198net岩土工程学科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迄今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已毕业40多名并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其中已毕业8名并获得博士学位,他们分布在美国、上海、北京、广东、河南、山西等地,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施工工作,不少人已成为就职单位的管理和技术负责人或骨干,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白晓红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多年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勇于开展教学改革,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针对21世纪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主持和参加完成了高等教学改革项目3项,均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白晓红教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创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评估中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好评,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率先开设《土力学》双语教学,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爱戴,2010年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

白晓红同志注重教书、育人、科研相长,瞄准学科前沿动态,保持与国外学者的密切联系,不断开创新的科研课题,在环境岩土工程、土体的微观结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注重学研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加筋垫层技术、桩-土-承台共同工作的研究、复合地基等方面在探索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工程应用,研究成果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累计节约地基处理费用数千万元,并被编入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之中,同时白晓红同志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参编者参加了以上两部规范的修订工作。主持完成了山西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填补了我省的空白。近年来,白晓红同志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30余篇次;出版专著教材4部,其中主编教材《基础工程设计原理》为全国土木工程专业“实用创新型”系列规划教材,为2005年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严谨的工作作风、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白晓红同志赢得了国内一定的知名度和业内广泛的信誉,目前她的社会兼职有:国际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技术中心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鉴于白晓红同志的突出贡献,2002年山西省总工会授予她学习成才标兵、山西省先进女职工称号,2005年山西省教授协会授予她首届“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9年她作为首席带头人的岩土工程教研室被山西省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2010年获山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十佳魅力女性”称号等。

梁伟

4FE24


梁伟,男,1963年11月生,山西交城人,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校内专业技术岗位津贴一级。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热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8月至2011年8月担任银河集团 198net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2011年8月起担任银河集团 198net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材料电子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材料强化及位错理论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为银河集团 198net材料学科学术带头人,山西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中国电镜学会理事、山西省电镜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梁伟同志于1985年毕业至今26年,一直在学校金属材料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荣获“第七届太原市青少年发明创新竞赛及展示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奖;1项荣获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三等奖;多次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主编全国地方高等院校教材《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参与编写《纳米测试技术》及《塑性加工技术》等教材。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结合科研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1998年获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并荣获山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郝晓刚

郝晓刚,男,1967年5月生,银河集团 198net化工学院教授、化学工程系主任、化工基础实验中心主任,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会理事;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山西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化工原理》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990年获硕士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一线工作,以培养适应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本,教学科研并重,服务地方经济,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教书育人,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郝晓刚教授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深受学生的敬重和同行赞誉。先后讲授《化工原理》、《化工基础实验技术》、《化学反应工程》、《传递现象》等课程及《学术讲座》,培养硕士研究生26人、博士研究生4人。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通过主抓教学团队建设并以《化工原理》的教学改革为契机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发挥银河集团 198net“211工程”院校在我省的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以教材建设为龙头,先后组织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工业学院等高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出版了《化工原理》(2010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008年)、《化工基础实验与工程设计》仿真软件(2004年)等教材。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06年受聘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此外还指导优秀本科生、特长生参加实践创新活动,连续数届获得多项“兴晋挑战杯”科技发明或自然科学奖。带领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化工原理》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且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为培养适应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郝晓刚教授先后于2001年获银河集团 198net本科教学优秀二等奖、2005年银河集团 198net优秀教师及2004-2005年度“富士康”奖教金;2005年负责的山西省《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方案的实施与深化”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又获一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瞄准国际前沿,与世界名校合作取得丰硕科研成果

郝晓刚博士勤奋求实,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创新,为推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业绩。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与国际著名教授进行合作研究,与国外专家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并多次实现互访。近年来结合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积极开展新能源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创立了高效清洁电源工程技术创新团队,研究方向与山西的能源环境及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地域优势并与国际前沿接轨,属于相关高技术的研发热点。科研创新团队依托“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学科的优势,结合能源化工与电化学反应工程等专业方向特色,与国内外学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以宽松的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吸引和稳定人才,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的科研梯队。近5年科研团队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已授权21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5项。同时科研团队还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先后与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山西海泰克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化工集团等单位合作进行多项技术研发,并开发转让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和水性硅钢涂料技术,为企业带来1000余万元经济效益。

三、建设一流实验中心,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郝晓刚教授多年来坚持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和颇具特色的工作。自1998年带领青年教师发扬“情系太工、服务山西”的精神,自行研发实验装置,编写教材,开发多媒体课件(分获教育部全国多媒体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走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室建设道路。青年教师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奉献精神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被学校誉为“化工原理”精神,受到学校多次表彰,成为实验室建设的楷模,是我校实践教学基地改革的典范和对外开放窗口。实验中心2000年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2005年“三育人”先进集体、2007年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009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自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20余年来郝晓刚教授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人才培养为本”的理念,积极倡导和实践“教学促进科研水平、科研提升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为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提供保障”的治学思想,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为培养高素质优秀创新人才和研发高新技术勤奋钻研并不断创新,为我省的转型跨越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薇

FE0E

李薇,女,1962年出生,汉族,党员。于2004年12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教工党总支书记、院党委委员。

在材料学院工作的十余年间,她主动适应学校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在规范各项管理的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坚持管理、服务、效能相统一的原则,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计划管理工作,努力创造规范、高效、创新、和谐的党政管理工作局面。从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创造价值”的工作理念出发,积极争取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育人教育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切实维护全院正常教学秩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三育人”目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起到了一个教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为全院师生员工做好服务,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得到了广大教职工、学生的广泛赞扬。“事情交给你办,我们放心”,这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也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她为学院的引进人才工作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她对每一位应聘都详尽地了解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组织学院人事工作组通过不同形式考察应聘人员是否适应于学院的发展的要求,他经常告诫办公室的同志“要本着负责的态度,热情并认真对待每一位应聘者,要让每一位应聘的同学从我们这里体会到工大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这里是展示我们形象的窗口”。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主动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关心教职工疾苦,及时看望生病及有困难的教职工,并尽自己的能力,主动为他们解决问题。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承诺。

郝玉英

1991年,我参加工作,走上了神圣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我喜欢教师这个崇高又辛劳的职业,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学生一双双渴盼求知的眼睛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教书育人,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在物理与光电工程系师资力量缺乏、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积极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近年来,主讲了2门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年均工作量800多。始终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次作业,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文献,找准重点和难点,精讲精练,以饱满的热情讲好每一节课,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精心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把批改作业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给出一些鼓励的评语,并努力将自己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言传身教给学生。教学过程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当一个好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一颗爱学生的心,特别是对于基础差学生,更需要爱心,耐心和热心,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辅导他们,需要有更多的爱心鼓励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需要有更多地热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教育他们学会承受压力,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基础课教师由于面对的学生多,虽然不能做到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但尽量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多交谈,不仅要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及时地帮助他们。和学生交流不仅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更需要从内心放低自己,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愿意与学生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给学生以启迪和警示。每每和同学们交谈,都相互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学生往往会因为师生之间的友谊而喜欢了本课程的学习。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一些资助,累计为经济困难学生捐款2500元左右。

年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6人,200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指导教师,2008-2009年,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除了本科生的培养,还培养了硕士生9人,目前有在读硕士生10人。和研究生相处的时间更长,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严格要求,绝不含糊,但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指导的硕士生主持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专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1项已授权;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EI收录论文14篇,其中硕士生孟维欣同学在Organic Electronics(Top 1区,SCI/Ei收录,影响因子3.262)、物理学报(SCI/Ei收录,影响因子1.165)、光电子·激光(EI收录)发表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所在的物理电子学导师团队获2010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

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使大学物理教学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大学物理课程在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一直积极参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承担和参与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项,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华北协作组项目1项。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进行大学物理立体化教材建设。组织研制了配套的大学物理电子课件,并且在十多年的使用不断的修改完善,为实现大学物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为规范大学物理教学和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开发演示实验仪器,加强演示实验室建设,为实施大学物理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了平台。组织建设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网站,建设了网上助学系统,包括自学指导、自测系统、网上答疑,为教师和学生快速获取教学资源提供了通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感觉非常安慰的是我的付出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认可,在教务处组织的学生评教调查中多次排名在前10%。2001年获山西省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作为副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物理》1部(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组织出版了配套的辅教材《大学物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选解》(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发表教学改革论文近10篇。2005年,负责的“大学物理”课程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2006年主持的教改项目“工科大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由省教委提名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6年成为《大学物理教育专刊》编委。2007年,获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并获得“教学专家”称号,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这些成果和荣誉进一步鞭策我更加努力。

三、加强科研,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除了教学外,科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着扎实严谨、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勤学实干,谦虚好学,积极进取,在科研的实践中充实与丰富自我。以科研促教学,通过科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7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Organic Electronics、Synthetic Metals、Current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等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公开2项。2010年,科研成果“有机白光电致发光材料及其产品的开发”通过了山西省科技厅鉴定,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的研究成果利用一种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Zn(4-TfmBTZ)2,基于NPB/Zn(4-TfmBTZ)2界面电致激基复合物发光制备了一种高色纯度、高显色指数、高色稳定性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提出了一种有机/金属、有机/有机界面交互穿插结构,使OLED的发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提出了一种具有pin结构、双发光层、单有机异质结界面的电致发光器件新结构,使器件的发光效率、寿命、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兼任中国物理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物理学会理事,山西省光学学会理事,中国物理教育学会主办的《大学物理教育专刊》编委。《Journal of Photonics for Energy》、《Physica B》等国际刊物审稿人。2010年入选山西省333科学技术人才,2009年,聘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党组联系的高级专家,2007年,获山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知识女性创新成果奖,2006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

四、积极参与系里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创建育人环境

2004年,申报“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获准;2004年,参与申报“凝聚态物理”硕士点并获准;2005年,组织建设“大学物理”教学网站,申报“大学物理”山西省精品课程并获准;2010年参与申报“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获准。2010年物理电子学导师团队获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

作为教研室主任,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对年轻教师传、帮、带,并且十多年来坚持教学研讨和示范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的应用进行深入地交流,切磋教艺,互相取长补短,青年教师成长非常快。1名讲师获“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理科一等奖”,荣记一等功。1名讲师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理科)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荣立个人二等功”,2名讲师荣获“第十二届全省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荣记一等功。1名副教授荣获“第十二届全省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荣记二等功。3名讲师获“银河集团 198net中青年教师(理科)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008年,“工科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电话:0351-6014370

邮编:xiaogonghui@tyut.edu.cn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晋公网安备14010902001584号         晋ICP证05000465号